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3日《致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賀信》中指出,各級黨委要加強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及全社會要加強對少先隊工作的支持,為新時代少年兒童茁壯成長提供有利條件。近年來,乳源瑤族自治縣“八項舉措”筑牢青少年成長安全防火墻,守護5.6萬瑤漢族青少年健康成長。
守正家庭成長搖籃,以平安家庭創建源頭守護青少年。建立長效協作機制,從源頭上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縣委政法委、縣婦聯等聯合印發《乳源瑤族自治縣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協作機制》,明確11個部門在工作中各自的主要職責及協作事項。將關愛保護婦女兒童工作納入村(社區)績效考核,督促鎮村一級將關愛保護婦女兒童工作抓實抓細。對涉及未成年人的離婚、撫育費糾紛等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在審理涉及家庭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離婚案件時,堅持把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利益放在首位;確定子女監護人時,著重考慮是否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是否有利于家庭和諧穩定。在全市率先開展“婦聯+檢察院”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合作機制,此創新做法得到了《南方》、《南方+》等省級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
聚焦文化市場治亂,凈化青少年成長文化環境。一是扎實開展文化市場監管。2020年上半年,共辦理經營性娛樂場所、網吧、藝術品經營備案單位行政審批23宗;召開全縣文化娛樂行業行政許可聽證會3場,進一步加大了文化市場監督管理力度。截至6月底,全縣開展文化市場執法檢查157次,出動執法人員2480人次,檢查文化經營單位1205家次,查處了一宗涉嫌經營非法出版物的案件,收繳非法書刊58冊、盜版光碟25張。二是扎實推進“掃黃打非”。以網絡文化市場、音像市場、出版物市場整治為重點,強化日常監管,開展集中行動和專項治理,1-5月份共出動執法2460人次,巡查書店、景區、網吧、電影院、印刷廠1160場次,收繳售假光碟25張,收繳非法出版物58份,下發整改通知書3份。有力凈化了乳源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為全縣瑤漢族青少年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立足文體全面發展,建設青少年文體生活設施。一方面,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升。著力推動鎮、村一級公共文化建設補短板、創亮點、見實效。目前,啟動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0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設施提升工程。上半年,開展各類文化藝術公益培訓6期,含培訓課程120節,惠及群眾近萬人次,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進一步提高。舉辦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動、“大眾創藝·多彩新時代”文化藝術作品征集及展覽活動、《背著房子去旅行——貝類動物的世界》科普展覽活動、“五彩瑤鄉·文化乳源”惠民巡演活動、“不留白色污染·打造綠色古道”文旅志愿服務活動、“全民悅讀·親子故事會”“瑤族風情音樂會”等群眾文化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線上線下服務群眾17.6萬人次。另一方面,夯實基層體育基礎。一是推進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程。對全縣中小學體育后備人才發展情況進行了摸排,制定、完善了關于加快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規劃方案,擬從夯實校園體育基礎、引入社會力量委托培養、強化業余體校訓練、健全體育競技機制、推動綜合運動中心設施建設提升等方面,進一步強化體育人才儲備,推進全縣體育事業長足發展。二是推進公共體育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大力推進縣一級11人制標準化社會足球場新建、改擴建工程,鎮一級籃球場、文體廣場建設提升工程。三是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常態化。成功舉辦了西京古道環保徒步行、“財稅杯”籃球賽等群眾性體育活動,營造了全民健身的濃厚氛圍。
注重法制入校入心,推動法治校園建設。不斷推進法治校園建設,推動普法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積極打造校園普法陣地,通過調動青少年的參與熱情和學法興趣,培養學生的守法和用法意識,通過耳濡目染的方法來讓孩子學會法律和安全知識保護自己。利用校園廣播及校園宣傳欄、班級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建設,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和青少年利益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在學校走廊懸掛普法宣傳圖冊,營造深厚宣傳氛圍。在全縣各校開展法律知識的繪畫、手抄報、征文等評比活動,推動青少年學法守法,在學校營造講法治、講安全、講和諧的濃厚氛圍。選派24名資深法官、檢察官、干警兼任轄區內中小學校的“法制副校長”。今年上半年以來,全縣共開展法制課堂6096節(課時),開展線上普法課堂48場。
織牢校園周邊治安防護網,打造平安校園“防火墻”。一是全面落實“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按照“一校一策”制定護校工作方案,在校園門口、上下學集中路段“三見”,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二是加強學校治安、周邊食品和校車安全管理,實現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保障校園內外食品安全。三是加強“紅袖章”平安志愿者隊伍建設,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站崗護學。四是治安、交警、巡警、派出所落實好開學期間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指導強化校園復學期間內部保衛安全,網警加強涉校園網絡輿情監測引導,加強校園涉疫人員信息研判預警。五是開展重點人員摸排防范校園周邊肇事肇禍。在校園周邊地區做好易肇事肇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管控,加強對重點人員的滾動摸排,會同職能部門及早關注盯緊,及時教育轉化,防止發生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六是結合“護苗行動”加強矛盾糾紛摸排化解。派出所利用“八個一”勤務機制開展家庭矛盾警情走訪,加強情況摸排、采取措施開展教育引導。嚴厲打擊涉校生性侵、故意傷害、“校園貸”、電信網絡詐騙、傳銷犯罪等,切實保障師生人身、財產安全。七是快速處置突發案事件。將學校納入治安巡邏簽到點,納入“1、3、5分鐘防控圈”機制,確保對涉校園安全案件第一時間出警處置,確保師生安全及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成長。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強化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聯保聯控責任,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輟學,全縣農村貧困戶子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99.1%。落實教育補助政策,對就讀學前教育、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大專及本科以上的貧困學生100%落實生活費補助。截止2020年上半年,全縣共發放生活補貼228.6萬元,免除學費5.5萬元,惠及農村貧困戶子女1421人(次)。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確保青少年身心健康。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和學生返校復學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注重統籌安排,積極幫助學生保持積極、向上、健康、陽光心態進行學習和生活。邀請韶關學院教授為全縣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培訓,培訓人數200多人,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保障。線上教育期間,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微課、“云班會”、《復學第一課》和團體心理輔導課,指導學生有效應對學習和升學壓力。今年以來,乳源未發生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案例。
家校社會齊攜手,共建平安和諧校園。一是設立縣級青少年維權崗(縣檢察院),抓好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建設,積極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二是全面推進校園禁毒宣。大力推進校園禁毒教育宣傳,全縣共建設省級毒品預防示范校11間,2020年上半年共開展禁毒宣傳“六進”之禁毒宣傳進學校活動共10場,縣委書房、縣長等縣主要領導為禁毒宣傳代言,營造校園禁毒、防毒良好氛圍,促進師生認清毒品危害,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三是積極推進婦女兒童、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議。出臺《關于建立“一站式”詢問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取證機制的意見》,減少因多次詢問、反復詢問對受害未成年人造成二次傷害。四是著力加強未成年保護,堅持懲戒和挽救相結合,落實“少捕、慎訴、少監禁”刑事政策。全面落實未成年人特殊檢察制度,其中適合成年人到場參與訊間8人次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進行親職教育2次,聘請韶關市心理協會心理咨詢師對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援助3人次,對符合司法救助范圍的1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今年以來,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攜手共同推進平安校園創建,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穩定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完成對全縣63所學校創平安校園驗收工作,經各學校自主申報、縣教育局考核驗收、縣平安辦審核、縣創建平安乳源工作領導小組審批,認定乳源高級中學等63所學校為2019年度乳源瑤族自治縣“平安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