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8 08:58:57
來源:縣委政法委
訪問量:
-
乳源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和鄉鎮綜治中心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鄉鎮綜治中心實體化實戰支撐作用,深入推進多方聯動和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以綜治中心高質量發展成效筑牢“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基層社會治理“基石”。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保生指導鎮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強化“同心圓”,黨建引領構建“大綜治”格局。以抓黨建促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不斷加強鄉鎮綜合治理委員會這一鄉鎮黨委工作平臺作用,構建由鎮黨委書記任鄉鎮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兼任鎮綜治中心主任,綜治中心工作由鎮綜合治理辦公室、公共服務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具體承擔的“大綜治”格局。持續加大人、財、物投入力度,實現軟硬件同步動態升級,縣委政法委制定《關于加強全縣鄉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全縣綜治中心(工作站)規范化建設進行統一部署,籌措資金300多萬元,開展鄉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提檔升級工程,整合鎮司法所、原計生辦等閑置辦公場所資源,通過擴容、改造、提升,科學設置群眾接待大廳及矛盾糾紛調處室、視頻監控研判室、網格管理工作室、社會心理服務室、部門進駐室等“一廳五室”功能場室,滿足鎮綜治中心信訪維穩、平安建設、社會治理法治化需求,把鄉鎮綜治中心建成集涉穩信息排查的主渠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最前沿、群眾訴求服務一站式辦理的主陣地、綜合網格服務管理的主平臺、社會心理服務的主場所、社會風險研判分析的最前端“五位一體”的工作實體平臺。同時加快“雪亮工程”建設,推動實現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所有行政村和重點部門全覆蓋。
部署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
服務“一站式”,強化基層社會治理陣地建設。堅持科學統籌,強化鎮綜治中心實體化運作,整合各部門力量,明確綜治、信訪、司法、公安、公共服務等部門實行長期進駐,應急、人社、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實行重要節點階段進駐,教育、衛生、城管等部門實行隨時進駐,實現“中心吹哨,部門報到”,“一站式”解決群眾來信來訪、矛盾化解、法律服務等需求訴求,實現優勢互補、提能增效,綜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
利用“和事亭”開展矛盾糾紛調解
隊伍“專業化”,壯大基層平安建設隊伍力量。加強人員配備,因地制宜整合多方力量,鄉鎮綜治中心配備10名以上工作人員,建立143個基層調解組織,吸納各類行業專家、法律服務人員、“五老”人員等共計1061名加入專業化調解員隊伍,成立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站),掛牌實體化運行。舉辦全縣人民調解員培訓班,提高調解員隊伍業務素質和能力。依托紅袖章志愿者平臺,組建縣鎮兩級平安志愿者服務隊118支,村(社區)平安志愿者巡邏隊116支,注冊登記“紅袖章”平安志愿者3538名。把“村(居)法律顧問”工作作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全縣116個村(社區)配備“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隊伍,全力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為鎮、村(社區)法治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法治后盾。
大橋鎮“紅袖章”平安志愿者排查安全隱患
運作“規范化”,加快綜治中心制度建設。制定完善首問負責制、“鄉鎮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協作配合機制、工作例會研判制度、監督管理機制等規范化工作機制,優化受理、分撥、辦理、評價工作流程,定期對鎮村綜治中心工作成效進行考核、通報,將綜治中心工作成效考核結果納入年度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確保把鎮村綜治中心建設成問題解決到位、隱患消除到位、風險管控到位的“問題解決中心”。 創新“本土化”,以網格化改革推動基層治理成效。高位推進網格化綜合改革頂層設計,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出臺《乳源瑤族自治縣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綜合網格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全縣推進社會治理綜合網格管理的總體要求、主要措施、工作分工、實施步驟等。在全市率先建立副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網格管理中心,統籌推進縣鎮村三級綜合網格管理改革工作。堅持管用結合劃分網格,將各部門在全縣設置的行業網格有效整合劃定綜合網格234個,首批入格事項中,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文創衛、疫情防控等9大類共130小項入格事項。2021年5月“粵平安”平臺啟用至2023年2月,累計上報各類事件11215件,辦結11215件,辦結率100%,其中自辦自結11070件,跨部門流轉145件。 矛盾“零上交”,以踐行“楓橋經驗”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綜治中心為主戰場,充分用好鎮綜治中心“一廳五室”功能場所和實體化運作優勢資源,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讓更多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萌芽狀態,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發揮各類行業專家、法律服務人員、“五老”人員、紅袖章平安志愿者、網格員在鎮村矛盾排查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瑤族特有的習俗,邀請德高望重的瑤族長者到和事亭,采用瑤族傳統習俗進行糾紛調解,探索建立瑤人、瑤俗、瑤規相結合的“三瑤共治”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2022年,全縣排查矛盾糾紛845件,涉及當事人2463人次,涉案標的1173萬元,調解案件839件,調解成功率99.29%,其中鎮級排查矛盾糾紛553件,涉及當事人1931人次,涉案標的813萬元,調解案件547件,調解成功率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