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乳源新聞 > 專題報道 > 熱點專題 >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洛陽鎮坪溪村:“石頭村”里綻放“幸福花”

        時間:2024-10-08 09:07:49 來源:市委組織部 訪問量: -
        【字體:

          石墻、石橋、石頭路、石頭微公園…...目光所及,滿是石道、石墻,古樸粗獷,韻味十足。在乳源洛陽鎮隱匿著一個由石頭壘砌的小山村——坪溪村。今年以來,坪溪村以高質量推動“百千萬工程”目標任務落實為抓手,以“土石”為元素,砌石為墻、以石鋪路,在青山環繞的坪溪村,在黨組織的引領下,正在書寫蘊藏在美麗山水間的綠美鄉村故事,全力打造黨建引領綠美鄉村建設新樣板。

          美麗鄉村建設,要美更要有韻味。在規劃設計時,坪溪村注重傾聽群眾心聲,依托“驛米陽光”志愿服務隊,面對面與群眾交心談心,聽取群眾心聲,收集總結群眾意見56條。比如在搭建“口袋”公園時,結合群眾意見,在花池邊、邊角地以石頭作為擋土墻,既美觀又減少費用的支出。此外,還結合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制定《洛陽鎮坪溪村典型村選樹培育建設規劃方案》《洛陽鎮坪溪村典型選樹培育工作方案》等,量身定制“十個一”典型培育“作戰圖”,以石頭為元素,以現有石頭路、石頭墻為基礎,對村內道路、“四旁五邊”增綠留白等進行重點提升。著重以當地鵝卵石為主,在村內巷道鋪設了鵝卵石步道,砌了鵝卵石擋墻,打造了鄉土氣息濃郁的小菜園、小公園,最大程度體現村莊的古色古味,留住了鄉愁,留住了村民生活的美好記憶,讓村民更有歸宿感。

        圖片

        圖片

          為更好地打造“石頭村”,坪溪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通過以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為核心,建立“支部生活日”制度,推行黨建“1+1”、黨員“1+N”模式,探索1名支委聯系幫帶1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黨員幫帶引領N名群眾機制,引領群眾創建“美麗庭院”、搞好個人“房前屋后”“四旁五邊”環境衛生、參與移風易俗倡樹文明鄉風,爭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排頭兵”。今年以來,坪溪村共發動黨員群眾800余人次,完成污水渠清理600多米、雜物清理260余噸、雜草清理8500多平方米,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450余處;聚焦綠美鄉村建設,打造多肉“花景盆”、苔蘚“悶養瓶”、鯉魚“生態缸”、穿衣“彩繪輪”、“石頭”微小公園等微小景觀80余處,實現“一人帶一戶、一戶幫一片、一片帶一村”的聯動效應。此外,坪溪村還推行“優秀案例現場教學”模式,組織在家黨員和村民代表等50余人親自參與為期兩天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有效推動了村民“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實現了從“站著看”到“一起干”的積極轉變,讓村民更有獲得感。

        圖片

        圖片

          坪溪村在留住鄉愁鄉韻,打造特色“石頭村”的同時,也著力撬動鄉村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通過盤活閑置資源等方式,大力發展有機食用菌、高山蔬菜、清泉鱘魚、瑤藥等特色產業項目。如引進綠手指根本農業有限公司落地坪溪村打造食用菌、高山果蔬基地,以發展“菌+菜+糧”種植模式,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同時,創新“黨支部+企業+基地+合作社”產業發展模式,提升打造村內“綠手指”“云子潭”“盛源豐”等知名農業品牌;比如央視《看見錦繡山河》欄目走進云子潭水產養殖基地,進一步打響了原生態高山鱘魚養殖農業品牌。同時,與相鄰村深洞村黨總支、田螺坑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打造“南嶺苦筍車間-食用菌基地-高山云霧茶園”的綠色產業游線路,每年游客量超5000人次,2023年為坪溪村增加村集體經濟約15萬元,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4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更高了,村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如今,在“百千萬工程”的東風鼓舞下,坪溪村實現了由靜態保護向以綠生金的華麗轉變,成為名副其實的“寶藏村”,產業興、村民富、生活美的和美鄉村絢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圖片

        圖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