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特別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將迎來乳源60歲生日,站在這60周年的時間節點里,我們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乳源地處廣東省北部、韶關市西部,是鑲嵌于南嶺山脈南麓的一顆明珠,因縣北豐崗嶺溶洞盛產石鐘乳,洞中有源泉流出,得名“乳源”。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縣,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瑤族自治縣,是廣東省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也是過山瑤華裔的祖居地,因此被譽為“世界過山瑤之鄉”。全縣總面積2299平方公里,轄9個鎮116個村(居)委,戶籍人口23.3萬人,其中瑤族人口2.66萬人。
乳源作為廣東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當地的人口主要以漢族和瑤族為主。這里的民族歷史要追溯到千年以前。據文獻記載,乳源瑤族主要是在宋元明時期從湖南、福建遷入韶關。而這群定居乳源的瑤族還不一般,準確來說應該稱做“過山瑤”,中國四大瑤族支系之一,以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為中心地區分布。
瑤族是遷徙頻繁的民族之一,在其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形成瑤族人們勤勞、淳樸、堅忍不拔、頑強生存和熱愛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在其歷史發展長河中,乳源瑤族創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瑤族習俗文化,具現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其語言、婚姻、服飾、喪葬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唱山歌、長桌宴、拜盤王……
近年來,乳源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不斷加快走在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前列,先后四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并被評為“全國民族自治縣(旗)科學發展示范縣”“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中國最佳民族生態旅游名縣”“世界過山瑤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廣東省旅游創新發展十強縣”“廣東省體育先進縣”,成功創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瑤族的『拜盤王』,瑤語叫做『抖塞』,又叫還盤王愿、跳盤王。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流傳于乳源瑤族自治縣必背、東坪、游溪等廣大瑤族鄉鎮農村。是每個過山瑤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過的成年洗禮,是乳源瑤族舉行的一種祭祀祖先的儀式。
節日期間,瑤族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精美的民族服飾,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來祭祀盤王先祖。而青年男女則借此機會以舞會友、以歌傳情、尋覓佳偶。整個活動有歌有舞,內容豐富多彩。
△“拜盤王”,是乳源瑤族同胞源遠流長的文化圖騰
瑤族從原始的刀耕火種到逐步融入其他各民族生活、文化的進程中,不僅保持了本民族的優秀傳統,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質,同時也不斷吸取了其他民族優秀、健康的文化成份繼承發展。『拜盤王』,是乳源瑤族同胞源遠流長的文化圖騰。
瑤族人能歌善舞。民間舞蹈有銅鈴舞、番鼓舞、草席舞、打獵舞、打馬兵舞等,都是源于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所謂百里瑤山處處是歌臺。瑤族民歌,瑤語叫『賽花柄』,意為『賽過花朵的語言』。瑤民善于用歌聲歌頌生活、歌頌勞動、贊美愛情等。瑤族民歌,音細而長,強調拖音、吐氣,可以按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任意延長或縮短,故唱時比較靈活自如。其中《盤王歌》是瑤族最有代表性的歷史歌和祭祀歌,是最為遠久最為豐富的瑤族古歌,源自對瑤族祖先盤王的吟頌。獨具一格的《瑤族民歌》于2014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刺繡是針尖上的藝術,每個形紋都代表著一種生命,每組形紋均代表一個典故,敘說著瑤族悠久的歷史和多彩的文化。瑤繡有著『瑤族活文字』之稱。是韶關市被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瑤繡的最大特色是“反面刺繡”技藝。刺繡時,不用打底稿,根據布的紋理,采用反面挑花正面看的“反面刺繡”技藝,具有其他刺繡所沒有的特質。傳統刺繡采用紅、黃、青、黑、白五種色線配繡,并以紅、黃兩種為主色,配色有嚴格的規定。
瑤族風情刺繡畫巨作——百米瑤繡,獲上海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及世界紀錄協會授予的“世界最長的瑤族反面刺繡”稱號。總長100米、寬1米,是在2007年,瑤繡傳承人鄧菊花帶領的38位手工精湛的繡娘,一共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的。
在乳源瑤族眾多飲食習俗之中,長桌宴是瑤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歷史悠久。通常用于狩獵有成、接親嫁女、舉辦重大傳統傳承活動以及村寨聯誼宴飲活動。
『苦爽酒』,必定是這場瑤族美食盛宴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苦爽酒是用糯米摻雜粘米經過蒸煮配料后兩次發酵濾渣制成的,酒香芬芳,味道先苦后甘。搭配瑤寨的『臘味和豆腐』,被稱為『“瑤家三寶”』。
『熏臘肉』,是瑤家待客的桌上珍品,也是待客最有特點的菜肴。
瑤族同胞在殺豬時將豬肉切成長長的一塊塊,掛在爐堂上方,經煙火熏烤后便成了熏臘肉。熏臘肉皮脆肉爽,肥而不膩,色澤金黃,醇香可口。待有客自遠方來時,定要弄幾味特色菜招待,方覺略表心意,所以,經久耐放、肉脆味美的熏臘肉,便成了瑤家的必備食品。
過山瑤『釀豆腐』。據記載,五嶺山脈的瑤族,節日里喜作豆腐圓(圣水豆腐釀——瑤家十八釀第一釀),包“荷包扎(米粉肉)”,形成豐富多彩的節日菜肴。這里的豆腐原料取自當地山泉水,出來的豆腐鮮嫩之余,還帶有山泉水的清甜。
走入乳源尋常人家,瑤族客家多元飲食文化交融共生,燴就了令人垂涎的本土風味美食。你能品嘗到的美食通常都是當地人自制的,瑤家腌熏豬肉、自釀竹筍釀、特色豬頭皮、瑤家竹筒飯、瑤族苦爽酒、爆炒山坑螺、清蒸三角魴、古母水土雞、一六香芋鴨、大橋石鯉、大橋“遲豬朝”等。
▲南嶺大地最美“傷痕”——廣東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