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是韶關市唯一沒有省定貧困村的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792戶7057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1533戶5221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1259戶1836人。2016-2018年,已經脫貧2516戶6192人,還有276戶865人未脫貧。按照中央、省市的總體部署,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總目標,2016年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2.42億元,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記者:請介紹下乳源的一把手抓扶貧三級書記帶頭抓落實情況。
鐘沛東:我縣要求每月召開一次縣委常委會或扶貧領導小組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要求書記遍訪率達100%,落實鎮村兩級書記遍訪貧困戶責任,目前276戶未脫貧戶已經全部遍訪,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脫貧計劃。督促農業、民政、教育、住建、醫療保障等行業部門落實行業管理職責,每季度分析工作進展情況,對扶貧工作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親自研究解決辦法和工作舉措。
記者:乳源的產業扶貧特點有哪些,又是如何產業扶貧促增收,保障貧困戶穩定脫貧?
鐘沛東:我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戶增收的主要措施之一,通過入股小水電站,扶持壯大果蔬、茶葉等產業,產業扶貧成為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的主要動力。通過以獎代補的激勵機制,扶持貧困戶發展種養,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截至目前,共發放產業獎補資金1965萬元,扶持種養戶項目1.45萬個。
我縣還出臺政策建立產供銷一體脫貧機制,鼓勵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電商平臺等農業經營主體,采取領辦股份制經營主體、代種代養等形式參與產業扶貧,全縣510戶在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全部與經營主體簽訂產供銷合同,解決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的后顧之憂。
記者:據了解,乳源是我市唯一一個實現貧困戶子女全學段享受教育補助的縣,請介紹一下“三保障”情況。
鐘沛東:我縣是韶關唯一一個實現貧困戶子女全學段享受教育補助的縣。落實就讀義務教育、高中中職、??平逃A段的建檔立卡貧困子女的資助政策,對不在省政策資助范圍的學前班學生和大學本科及以上學生,縣出臺政策分別給予生活補助每年2000元和7000元。截至目前,共發放教育補助1270.51萬元。
同時,我縣因病致貧占貧困戶46%,為此我縣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醫療保障范圍。為貧困群眾建立了“合作醫療、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商業醫療保險、慈善救助”五道保障,切實減少因病致貧返貧。在住房改造方面,我縣出臺文件增加縣級配套補助資金,對采取拆除重建方式改造危房的貧困戶,補助由5000元增至1萬元。2016-2018年,共投入6515.1萬元,完成改造1477戶。今年有90戶貧困戶住房改造,已全部動工建設,確保貧困戶住有所居。
記者:在扶貧資金監管上乳源做了什么工作?
鐘沛東:我縣突出強化管理這個關鍵,既保障扶貧資金發揮效益,同時也確保扶貧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嚴格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對資金的來源、流向、審批、報賬等各個環節嚴格監管,堅持“項目跟隨規劃走,資金跟隨項目走,監管跟隨資金走”,落實“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記者:請介紹下乳源是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脫貧攻堅能力?
鐘沛東:我縣將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證。建立干部在基層鍛煉提拔導向,形成“基層先提拔、提拔到基層”的干部選用機制,充分調動基層扶貧干部積極性。
深入實施“頭雁”工程,推動農村黨員中的致富能人、進城務工經商人員等進入村“兩委”班子,提高村干部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育鎮級黨員創業示范帶頭人51名,村級黨員創業致富典型315名,致富典型結對幫扶農戶536戶。
接下來,我縣將把扶貧工作做細做實,推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確保今年我縣未脫貧貧困人口全部達到“八有”脫貧標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富裕美麗文明法治新乳源,加快走在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