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開場語: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第四期的《改革攻堅我來說》,我是主持人張嵐。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縣教育工委書記、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付慧燕,來到我們節目當中,歡迎付局!
付慧燕: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在深化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工作中,縣教育局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己任,在今年的高考工作中實現了“平安高考、公平高考、暖心高考、健康高考”的目標,為全縣人民呈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付局,可以跟大家說說看,縣教育局在教育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
付慧燕:好的主持人,為推進教育領域改革攻堅與規范治理工作取得實效,縣教育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主要體現在統籌推進教育教學治理、教師隊伍建設和城鎮優質學位建設,破解教育發展難題,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助推乳源教育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嗯,只有教育質量的提升才能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請問付局,為了強化教育教學治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教育局做了什么工作呢?
付慧燕:縣教育局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從規范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視導、規范教學評比、規范教師培訓、規范專遞課堂五個方面入手,全面激活教育教學治理動能。
主持人:剛剛聽您提到了“專遞課堂”這一詞,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付慧燕:“專遞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把城區優秀老師的課堂實時傳遞給農村的學生。通過錄播室、網絡和課室終端,讓一個老師,為多個農村學校、多個邊遠教學點學生進行上課,在專遞課堂中可以實現師生的實時互動,讓鄉村孩子一樣可以享受城區優秀老師的教育。為做好這個項目,一是我們建立了專遞課堂效果評價激勵機制、制定專遞課堂教學指南,進一步規范授課端和接收端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專遞課授課質量。二是擴大專遞課堂的覆蓋面,實現學科和學段全覆蓋、全縣農村薄弱學校和小規模學校全覆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可復制、可推廣的“乳源模式”。2022年,乳源共有5個研究“專遞課堂”的課題被省教育廳立項。
主持人:據我所知,近年來我縣一直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教育發展的基礎保障,在人才招引上出政策、人才激勵上建機制、人才培養上強保障。請問付局,我們教育局在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方面是怎么做的?
付慧燕: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局主要通過以下五大措施提高教師素質。一是加強人才儲備。建立后備校長、后備中層干部、后備教研員人才庫。二是選優配強學校領導班子。把教學能力過硬、敢擔當、善管理的中青年教師放到學校管理崗位。三是全面推進“強師工程”。實施“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遴選培養計劃,打造一批“三名”工作室。四是強化教師管理。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及退出機制。五是抓實師德師風建設。在教育系統營造風清氣正的教書育人環境。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隨著城鎮化人口的增加,縣城學校學位壓力持續增大。那我們教育局是如何保障學位供給,滿足群眾教育需求的呢?
付慧燕: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乳源科學規劃城區學位資源布局,通過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幼兒園,逐年增加基礎教育學位供給,解決義務教育大班額、大校額問題。2021-2025年,計劃新建城區幼兒園3所、城區小學3所、完全中學1所,改擴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5所中小學校。預計到2025年底,新增幼兒園學位2160個、義務教育學位9905個,其中小學學位7155個、初中學位2750個、高中學位(含職中)1800個。目前已完成民族實驗學校改擴建、新增學位500個,完成東湖幼兒園建設,新增學位450個;今年完成一六鎮和桂頭鎮中心小學改擴建、新增學位1530個;啟動東湖小學建設,新增學位2400個;啟動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建設項目,增加中職學位900個,逐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主持人:謝謝付局解答。這一個個政策的背后,體現了我縣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對民生事業的高度關注。我們看到了縣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教育政策,不斷滿足群眾對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我們也相信縣教育事業發展一定會持續向好!好的,再次感謝付局做客本期的《改革攻堅我來說》,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