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及上級直管有關單位:
《乳源瑤族自治縣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計劃》已經縣十二屆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徑向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反映。聯系電話:5363278。
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5日
乳源瑤族自治縣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計劃
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改善我縣環境質量,根據《韶關市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計劃》,結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環境保護要求,現制定我縣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
一、計劃目標
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在1593噸以內,比上年削減33噸;氨氮(NH3-N)排放量在190噸以內,比上年削減8噸;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在1000噸以內,與上年度保持一致;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控制825噸以內,與上年度保持一致。
二、重點減排項目及責任分工
(一)嚴格環境準入。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為手段,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制度,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實行等量。(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
(二)加快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持續攻堅,對城鎮污水收集管道進行改造,補齊管網建設短板,延伸城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覆蓋范圍,特別是進水濃度低的污水處理廠要加快污水配套管網改造延伸進度。強化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切實提高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縣城污水處理廠要進行提標改造,執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確保全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1.做好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提標改造。做好廠區日常運行維護,確保運行負荷率達到75%以上、全年正常運行達到350天以上,做好運行記錄和在線監控數據上傳,保證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75%以上,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達到80%以上。進一步推進縣城污水支管改造和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160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15mg/L,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廠環境效益。開展提標改造,采取生物、化學等綜合技術,實行總氮、總磷總量控制,改造后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D18918-2002)一級A標準及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較嚴者。(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2.做好桂頭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做好廠區生化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運行管理,全年處理水量達到65萬噸,平均運行負荷達到70%,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85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9mg/L。(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桂頭鎮、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3.做好大橋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做好廠區一體化地埋式生化處理系統運行管理,全年處理水量達到20萬噸,平均運行負荷達到72%,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75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8mg/L。(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大橋鎮、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4.做好東坪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污水管道建設。做好廠區MBR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運行管理,全年處理水量達到5萬噸,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75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8mg/L。(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東坪鎮、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5.做好必背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污水管道建設。做好廠區MBR處理系統運行管理,全年處理水量達到9萬噸,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75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8mg/L。(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必背鎮、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6.做好洛陽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污水管道建設。做好廠區MBR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運行管理,全年處理水量達到9萬噸,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75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8mg/L。(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洛陽鎮、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7.做好一六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和污水管道建設。做好廠區MBR處理系統運行管理,全年處理水量達到11萬噸,化學需氧量進水濃度達到75mg/L,氨氮進水濃度達到8mg/L。(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一六鎮、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
8.大布鎮、游溪鎮污水處理廠加快建設力度,確保12月完成污水處理廠廠區建設和設備安裝,并投入運行。(責任單位:縣住建管理局、銀源集團、縣污水處理廠、大布鎮、游溪鎮)
9.做好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運行。優先完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提高工業園區污水收集率,切實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做好園區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并與市級在線平臺聯網。(責任單位:縣開發區管委會、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銀源集團、縣創園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三)加強農業源污染防治。持續推進規模化養殖場(小區)污染治理項目;加強禁養區環境管理,強化禁養區巡查,防止反潮復養;強化對往年通過認定的規模化養殖場日常監管。
1.強化污染治理。6家規模化養殖場今年11月30日前須完成配套糞便污水貯存、處理與利用等減排工程設施建設,并達到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標準。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應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推行生態養殖、高床養殖、種養結合等技術,推動養殖業優化升級,從源頭上防治畜禽養殖污染。(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一六鎮、桂頭鎮、乳城鎮)
2.強化日常巡查。按照禁養區類別,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禁養區養殖情況,確保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徹底關閉或搬遷,防止死灰復燃。(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縣住建管理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
3.強化日常監管。進一步加強往年通過減排認定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設施(重點是糞便污水貯存、處理與利用等設施運行)日常監管,確保設施正常運行,防止周邊乃至下游水體環境異常。(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縣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污染減排工作的領導。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布置減排工作,及時解決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責任單位要明確責任,落實到專人負責,確保按時完成減排工程建設和減排量。
(二)健全機制,加強督查。一是建立定期報告制度。減排責任單位要定期將相關數據及工作小結報送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由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匯總上報。二是建立聯合督導機制。縣政府組織生態環境局乳源分局、縣住建管理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定期對責任單位、減排項目工作進展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三)健全減排預警考核機制。定期分析減排形勢,對減排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視情況及時啟動預警督辦。對減排進展緩慢的單位進行通報、預警和約談,認真做好污染減排的核查和考核,及時公開考核結果。同時,將減排工作納入縣績效考核范圍,直接與各單位年度績效考核掛鉤。
附件:乳源瑤族自治縣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重點項目任務分解表
乳源瑤族自治縣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重點項目任務分解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