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乳源瑤族自治縣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修訂版)的通知(乳府辦〔2019〕96號)

        時間:2019-08-22 10:08:34 來源:縣人民政府 訪問量: -
        【字體: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和上級直管有關單位:

          《乳源瑤族自治縣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修訂版)》已經縣十二屆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徑向縣工信局反映。聯系電話:5383488。

          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27日

          乳源瑤族自治縣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修訂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科技創新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科技創新企業的質量和效益,按照《韶關市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1+N政策意見》《韶關市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韶關市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扶持辦法》《韶關市推動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扶持辦法》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縣科技工作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這一核心戰略,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建立健全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機制體制,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重點扶持一批中小微企業開展自主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創新發展,為我縣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動力。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與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基本建立,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取得明顯成效,科技創新活力大大增強,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一批具有可持續創新發展能力的中小微企業不斷涌現,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家以上,為申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提供有力支持。

          三、重點任務及措施

          (一)積極申報專利,保護科技創新成果

          加大知識產權申報和保護的相關政策落實,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實施的原則,積極協助企業申報各類專利,保護自主創新成果。全縣專利申請量每年保持20%的增長,到2020年達到3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每年保持20%的增長,到2020年達到80件。

          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一次性獎勵2000元;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的,一次性獎勵1000元。通過轉讓、贈予等方式獲得發明專利并投入生產的,一次性補助2000元。獲得國家和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勵、國家和省級專利獎等獎項的企業,按獲得獎勵金額的10%給予獎勵。

          (二)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大力開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使之成為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加大力度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激勵創新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按規定落實好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的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2.3%,2020年達到2.5%。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制造類)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80%。

          對依托企業組建并獲得科技部門批準的各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分別按市級、省級、國家級給予10萬元、2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企業設立并經省科技廳認定的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獎補;對企業設立并經省科技廳認定的企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獎補;對企業設立并經省科技廳認定的院士工作站、企業研究院,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獎補;依托企業建設并經省級以上科技部門認定的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2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獲得研發投入后補助項目資金支持的企業,按獲得上級財政資金的20%給予一次性補貼。

          (三)推動公共創新平臺建設

          圍繞我縣優勢產業集群,建設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服務重點明確、服務面廣的共性技術創新與服務平臺。積極探索公共創新服務平臺的投入、建設和服務模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平臺運營機制,提升創新服務平臺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創新資源共享。到2018年底,建設并通過上級科技部門認定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企業加速器)等公共創新平臺,1個工業類專業鎮,2020年底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企業加速器)等公共創新平臺達到1家以上,同時新增1個農業類專業鎮。

          獲得科技部門批準的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公共創新平臺,分別按市級、省級、國家級給予20萬元、50萬元、2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通過專業鎮認定的,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四)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科技創新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科技創新企業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大力宣傳我縣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到我縣投資建廠。實施高新技術產品品牌戰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知名度,積極申報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到2020年,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制造類)的60%;高新技術產品達到60個以上,平均每家高新技術企業有2-3個高新技術產品。做好申報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園的準備工作,2018年底首次提交申報資料,力爭在2020年通過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園認定。

          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含重新認定)、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獲得廣東省科技廳組織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給予5萬元每件的一次性獎補;新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在有效期內完成整體遷移落戶的,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五)加強科技服務,扶持企業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管理工作的服務職能,提升科技服務的能力,引導和協助企業申報各級科技項目,爭取上級科技部門支持;組織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加強對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支持力度,協助企業開展科技成果鑒定,全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

          對獲得國家、省和市科技部門立項的,按照所獲得資金支持的10%、15%和20%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沒有資金支持的項目,統一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并獲得前三名的,按照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給予2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的獎勵。成功開展科技成果鑒定并獲得“國內領先水平”以上評審意見的,一次性給予5萬元的獎勵。

          (六)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人才強縣戰略,積極引進我縣經濟發展急需緊缺的各類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支專業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人才隊伍。依托各類產學研平臺,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鼓勵現有企業人才繼續深造,培育和壯大企業骨干技術隊伍。

          引進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和博士后人才到我縣企業工作并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分別給予引進人才2萬元、5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引進具有副高工(含高級技師)、正高工職稱的人才到我縣企業工作,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法律規定繳納社保的,分別給予引進人才5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企業現有人才獲得學位或者職稱的,參照上述措施實行一次性獎勵。

          (七)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建設

          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建設和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打牢農村產品“上行”基礎,培育市場主體,構建農村現代市場體系,推動農村電子商務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鼓勵民營資本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政府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支持。對銷售本縣農產品超過500萬元的平臺進行獎補,達到500萬元的獎補5萬元,銷售額每增加100萬元,獎補資金增加1萬元,此項獎補資金20萬元封頂。

          四、其他

          (一)獎補的對象為我縣依法進行登記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的民營企業或自然人,獎補資金的申報、評審和劃撥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縣級財政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二)同一個項目分別在國家、省和市獲得獎勵的,縣級獎勵可以疊加。

          (三)申報單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及財經紀律,提供虛假信息騙取財政獎補資金的,一經發現,除追回獎補資金、將申報單位及責任人依法列入企業征信系統外,還將根據實際情況追究申報單位及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四)本行動計劃由縣工信局負責組織實施,從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到2020年12月31日終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